• 胡明森
  • 職稱:副教授兼管理系主任
  • 電話:07-6258738 分機978421
  • 電子郵件:ms_hu.tw@yahoo.com.tw
  •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

  • 經歷: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管理系主任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航空電子工程科主任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航空通訊電子系主任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軍事氣象系系主任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一般學科部主任

  • 教授課程:

    專題製作

    數位系統設計

    計算機程式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資料庫程式設計

    工程數學

    管理數學

    基本電學

    資料結構

    自動量測技術

    演算法設計分析

  • 專長領域:

    自動化檢測

    自動量測

    數位控制系統

    超音速震波應用技術

     

    專利:

    A.發明專利

    1.胡明森、蘇榮華、徐子圭、戴昌賢,超音速震波雙循環驅動發電系統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已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9年6月8日(109)智專一(七)05095字第10920539320號審定書核准。

    2.胡明森、蘇榮華,安全閥測試方法,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652427,專利期間:自2019年3月1日至2037年12月17日止。

    3.蘇榮華、蘇柏豪、蘇棕然、蘇子銓、胡明森、潘建亮,一種橡膠及塑膠原料氣體發泡製備方法及其系統,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620773,專利期間:自2018年4月11日至2036年12月27日止。

    4.胡明森、蘇榮華,一種手套箱監測控制系統及其監測控制方法,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594854,專利期間:自2017年8月11日至2035年7月9日止。

    5.胡明森、蘇榮華,具通用性之自動變速箱電磁閥檢測方法,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603061,專利期間:自2017年10月11日至2037年1月23日止。

    6.蘇榮華、鍾隆宇、胡明森、賈澤民,地熱井產能增強方法及其系統,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601874,專利期間:自2017年10月11日至2034年4月20日止。

    7.胡明森、陶家瑞、葉南慶,氣象情資蒐集與分析系統,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598613,專利期間:自2017年9月11日至2036年8月29日止。

    8.蘇榮華、謝震、謝慧萍、胡明森、潘建亮、鍾隆宇、賈澤民,連續式超臨界細胞爆破及萃取裝置,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433932,專利期間:自2014年4月11日至2032年2月23日止。

    9.胡明森、蘇榮華,多模多通道泛用控制系統,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號數:I440999,專利期間:自2014年6月11日至2032年12月31日止。

     

    B.新型專利

    1.胡明森、蘇宥霖,超音速震波管路阻塞清除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申請案號:111212253,已核定,領證中。

    2.胡明森、蘇宥霖、陳楊正光,輕便型超音速震波硬地開挖機,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615448號,專利期間:自2021年8月15日至2031年2月25日止。

    3.胡明森、蘇宥霖,攜帶型超音速震波岩石破裂機,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608193號,專利期間:自2021年2月21日至2030年11月15日止。

    4.胡明森、謝嘉松、吳峰蒼、李錦昂,營區危險係數與空汙指標自動插旗控制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604881號,專利期間:自2020年12月1日至2030年9月1日止。

    5.胡明森、蘇榮華,超音速震波開關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553377號,專利期間:自2017年12月21至2027年8月28日止。

    6.胡明森、蘇榮華、陶家瑞,可自動調配之一氧化氮觸媒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515411號,專利期間:自2016年1月11至2025年9月30日止。

    7.胡明森、蘇榮華、黃國棟、廖家德,二氯酚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觸媒效率分析監控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515667號,專利期間:自2016年1月11至2025年9月30日止。

    8.胡明森、蘇榮華、陶家瑞、劉正倫,熱水器監測計算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96748號,專利期間:自2015年3月1至2024年10月23日止。

    9.胡明森、蘇榮華、陳美智、羅國誠,航空儀表真空烤箱控制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96616號,專利期間:自2015年3月1至2024年10月23日止。

    10.胡明森、陶家瑞、李國祥、劉正倫、宋偉國、羅國誠,電磁波折射水工模擬實驗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51631,專利期間:自2013年4月21日2022年12月27日止。

    11.胡明森、陶家瑞、李國祥、劉正倫,綠能屋及監測、控制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51406,專利期間:自2013年4月21日2022年12月27日止。

    12.蘇榮華、謝震、謝慧萍、胡明森、潘建亮、鍾隆宇、賈澤民,2012,萃取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36489,專利期間:自2012年9月1日2022年6月4日止。

    13.蘇榮華、謝震、謝慧萍、胡明森、潘建亮、鍾隆宇、賈澤民,2012,分餾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34624,專利期間:自2012年8月1日2022年5月4日止。

    14.蘇榮華、謝震、謝慧萍、胡明森、潘建亮、鍾隆宇、賈澤民,2012,細胞爆破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34618,專利期間:自2012年8月1日2022年5月4日止。

    15.胡明森、陶家瑞、蘇榮華、李國祥、賈澤民,2012,微氣泡氣象模擬器之水液表面真空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29105,專利期間:自2012年5月11日2022年1月4日止。

    16.胡明森、陶家瑞、蘇榮華、李國祥、賈澤民,2012,可視化氣象模擬流場之噴嘴構造,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書號數:M429159,專利期間:自2012年5月11日2022年1月4日止。

    17.胡明森、蘇榮華、賈澤民,桶體自動清洗裝置,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16440號,專利權期間:自2011年11月21日2020年12月30日

    18.胡明森、蘇榮華、賈澤民,流體樣品自動取樣設備,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02422號,專利權期間:自2011年4月21日2020年9月29日

    19.胡明森、陶家瑞,氣象觀測水工實驗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03031號,專利權期間:自2011年5月1日2020年9月29日

    20.胡明森、陶家瑞,鋒面水工實驗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03566號,專利權期間:自2011年5月11日2020年9月29日

    21.胡明森、蘇榮華,仰臥起坐多人同步監測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02093號,專利權期間:自2011年4月21日2020年5月23日

    22.胡明森,仰臥起坐監測系統,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 359309號,專利權期間:自2009年6月21日2018年12月30日

(一)期刊論文

  1. Ming-Sen Hu,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Isostatic-Press Control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21, No. 1, pp. 72-80, 2022.
  2. Ming-Sen Hu and Liang-Hsiu Che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bil Real-Time Campu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20, No. 1, pp. 75-82, 2021.
  3. Ming-Sen Hu,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olenoid Tester for Wheel Vehicles,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Vol. 12(5), 2020, pp.1–19, DOI: 10.1177/1687814020914740.
  4. Ming-Sen Hu,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Safety Valve Testing System,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Vol. 12(4), 2020, pp.1–15, DOI: 10.1177/ 1687814020914733.
  5. Ming-Sen Hu,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upercritical Flow Particle Foaming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9, No. 1, pp. 37-45, 2020.
  6. Ming-Sen Hu, The Control System for Plate type Catalytic Redu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Automatic Blending,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SCIE), 36 (2019) 1231–1244, 2019, Mar, DOI: 10.3233/JIFS-169896.
  7. Ming-Sen Hu, Liang-Hsiu Chen, Control System for Dichlorophenol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Catalytic Redu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Sensors and Materials (SCIE), Vol. 29, No. 11, 1555–1568, 2017, Nov, DOI: 10.18494/SAM.2017.1704.
  8. Ming-Sen Hu, Chia-Rei Tao, The Oil Tank Volume Calculation and Report Generation System with Trim and List Correc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40(5), 835-845, 2016, Jun, doi:10.1139/tcsme-2016-0068.
  9. Ming-Sen Hu, The Study of Trim and List Level Calibration for Oil Tanks on Ship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7, 89-98, 2018, Sep.
  10. 胡明森,以選擇性觸媒還原法技術處理二氯酚之觸媒效率分析監控系統,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6(1), 31-38,2017年09月。
  11. 胡明森,陶家瑞,大氣折射水工觀測實驗系統研發,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5(1), 89-99,2016年09月。
  12. 胡明森,自動量測技術在熱水器燃氣熱效率檢驗之應用,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4, No. 1, PP. , 2015.
  13. M. S. Hu, Chia-Rei Tao, The Automatic Measuring and Calculation System For Water Heater Gas Consumption Inspection,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4, No. 1, PP. , 2015.
  14. 陶家瑞、胡明森,由鋒面水工實驗看台灣冬季鋒面之特性,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3, No. 1, pp.295-302, 2014.
  15. 胡明森、陳美智,即時量測技術在伏地挺身監測之應用,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3, No. 1, pp.135-148, 2014.
  16. 胡明森、陶家瑞,霧化氣泡式颱風水工觀測系統研發與應用,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航空技術學院學報), Vol. 13, No. 1, pp.125-134, 2014.
  17. M. S. Hu,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the Green House,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1, No. 1, PP.1-14, 2012.
  18. Mei-Chih Chen, M. S. Hu and Liang-Hsow Chen, A Study of the Learn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Feedbacks of the Computerized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0, No. 1, PP.213-222, 2011.
  19. M. S. Hu,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en Extrac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Multiple Channels and Multiple Mode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0, No. 1, PP. 69-78, 2011.
  20. Chia-Rei Tao, M. S. Hu, Hydraulic Atmosphere Circulation Experiment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9, No. 1, PP.265-275, 2010.
  21. M. S. Hu,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Persons Synchronized Sit-Up Monitoring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9, No. 1, PP.223-233, 2010.
  22. M. S. Hu, M. C. Chen, F. Y. Ma-Yao and C. Y. Jia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Sit-Up Test Monitoring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8, No. 1, PP.13-22, 2009.
  23. M. S. Hu, C. C. Sun, S. L. Lee and M. C. Chen, The Mathematics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wo-Yea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8, No. 1, PP.23-37, 2009.
  24. M. C. Chen, M. S. Hu and L. H. Chen,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7, No. 1, PP. 385-391, 2008.
  25. M. C. Chen, M. S. Hu, Z. X. Yang and L. H. Chen,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7, No. 1, PP. 321-337, 2008.
  26. M. S. Hu, B. L. Cheng, C. Y. Jian, M. C. Chen,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Measuring and Calibration System of Mass/Temperature/Pressure/Liquid for Sloped Tanks,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7, No. 1, PP. 221-229, 2008.
  27. M. S. Hu, C. Y. Jian, J. W. Jiang, Y. S. Cheng, The Performance Promotio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Isostatic-Press Equipment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7, No. 1, PP. 169-178, 2008.
  28. M. S. Hu, S. L. Lee, W. A. Cha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age Searching Shooting Control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6, No. 1, pp. 187-196, 2007.
  29. M. S. Hu, C.Y. Jian, M. H. Lia,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urposed and Computerized Soil Mechanics Testing Equipment,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6, No. 1, pp. 122-131, 2007.
  30. M. S. Hu, J. N. Liu and S. T. Wa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ollowed- Control Shoot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Goals,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5, No. 1, pp. 83-102, 2006.
  31. M. S. Hu, M. C. Chen and C. S. Yang, The Application of Diagnosis Assessment Technique in Computerized Instruction Evaluation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4, No. 1, pp. 83-102, 2005.
  32. M. S. Hu, R. H. Su and J. Tsai, The Study of an Automatic Super Critical Fluid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3, No. 1, pp. 123-138, 2004.
  33. M. S. Hu, and C. Y. Jian ,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Automatic Control Software for Condition Setting and Curve Tracking,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2, No. 1, pp. 9-20, 2003.
  34. M. S. Hu, and M. C. Chen,2002,From Test to Assessment—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ized S-P Chart Analysis Tool in English Assessment, Journal of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 No. 1, pp. 173-190, 2002.

 

(二)專書論文

  1. Ming-Sen Hu.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Vacuum Glove Box Control System with Cycling Cleaning and Regeneration. Applied Modern Control (ISBN: 978-1-78984-826-7). London: IntechOpen. Feb, 2019: 35-56, 2019.

 

(三)研討會論文

  1. Ming-Sen Hu, The Design of a New Supersonic Shock Wave Generator and Application in Power Generation, The 10th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21 (IMETI2021), Taoyuan, Taiwan.
  2. Ming-Sen Hu and Liang-Hsiu Chen, The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Control and IOT Technology in the Automatic Light-Chasing Vehicles, 2019 IEEE Eurasia Conference on IOT,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IEEE ECICE 2019) (EI),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Yunlin, Taiwan, 2019, Oct. (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3. Ming-Sen Hu,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Aircraft Instrument Dehumidification Control Syste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I), Yunlin, Taiwan, 2018, Nov. (BEST PAPER AWARD)
  4. Ming-Sen Hu,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Safety Valve Testing System, 2018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xt Generation Electronics (ISNE 2018), Taipei, Taiwan, 2018, May.
  5. Ming-Sen Hu, Liang-Hsiu Chen, The Control System for Plate Type Catalytic Redu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Automatic Blending,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7, Hualien, 2017, Nov.
  6. Ming-Sen Hu, Liang-Hsiu Chen,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Vacuum Glove Box Control System with Cycling Cleaning and Regene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ICSSE 2017)(EI),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2017, May.
  7. Ming-Sen Hu, Liang-Hsiu Chen , The Control System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atalytic Redu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ICCPE 2016)(EI), Kenting, Taiwan, 2016, Nov.
  8. 胡明森、謝嘉松,多通道監測控制軟體系統之設計開發,2020第十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八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岡山,中華民國109年4月24日。
  9. 胡明森、施冠齊,IOT物聯網智慧型自動追光載具之設計,2019第九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七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岡山,2019年05月。
  10. 胡明森、黃國棟、廖家德、鍾慎修,自動變速箱電磁閥檢測系統設計,台灣精密科技研討會,國立虎尾大學,雲林,MOST 105-2623-E-344-002-D,2017年11月。
  11. 胡明森,高真空去氧去水手套箱控制系統,2017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市,2017年06月。
  12. 胡明森、陶家瑞,機動野戰氣象情資蒐集分析系統研發,105年國防科技學術合作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暨評鑑,桃園,科技部:104-2623-E-344-001-D,2016年11月。
  13. 胡明森,二氯酚觸媒效率分析監控系統,2016全國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NSSSE 2016),2016年07月。
  14. 胡明森,油輪船艙油槽容積量測計算與報表輸出系統,2015全國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NSSSE 2015),大同大學,台北, 17~19,2015年7月。
  15. Ming-Sen Hu and Chia-Rei Tao, The Oil Tank Volume Calculation and Report Generation System with Trim and List Correction,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5 (IMETI 2015), Nov. 2015.
  16. 胡明森、陶家瑞,自動量測技術在鋒面水工實驗之應用, 2015第五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三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岡山,104年6月12日,pp. A90-A94.
  17. Ming-Sen Hu , Mei-Chih Chen, The Vacuum Oven Control System for Aviation Instrument Dehumidification,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Consumer and Control (IEEE IS3C 2014), Chin-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chung, Taiwan, June 10-12, 2014, pp. 986-989 (EI).
  18. 胡明森,多通道航空儀表真空烤箱控制系統研發,2013全國精密製造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102年11月22日,第330-335頁。
  19. 胡明森、陶家瑞,霧化氣泡式颱風水工觀測系統研發,2013第二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學術研討會,高雄岡山,102年9月27日,第466-478頁。
  20. 胡明森,伏地挺身自動監測系統之設計開發,2012第二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學術研討會,高雄岡山,101年9月21日,第443-452頁。
  21. Jheng-Lun Liou, Ming-Sen Hu, Wei-Kuo Soong, Tang-Jeng Chen, Yi-Shi Lee, The Newest Developments of UAV in AFT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Meteorology Observations, 2012 JTCAM Annual Conference-Upper Air Probing, Risk, Odors and Oil Fires, Kaohsiung, Fooyin University, Taiwan, Oct. 5, 2012, PP. 28-41.
  22. 胡明森、黃沛中、嚴士能、高琲純、廖玟祥、方洳婷、廖冠瑜、黃冠傑、陳冠忠,具太陽能追日功能之綠能屋自動監控系統,第八屆全國電子設計創意競賽論文集,101年4月28日,第UD17.1- UD17.6頁。
  23. 胡明森、黃沛中、賴志誠、高晨栩、劉上源,智慧型綠能屋自動監控系統,2011第七屆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作品集,101年3月16日,第150-155頁。
  24. 胡明森、黃沛中、賴志誠、高晨栩,綠能屋自動化監測與控制系統,2011第一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學術研討會,高雄岡山,100年11月25日,第279-288頁。
  25. Ming-Sen Hu, Tang-Zheng Chen and Yi-Si Li, The newest UAV developing program in the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ampling and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while Natural or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Events Occurring, Kaohsiung, Fooyin University, Taiwan, Aug. 23, 2011.
  26. Ming-Sen Hu and Jian-Liang Pan,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en Extrac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Multiple Channels and Multiple Modes,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PS/GNSS, Taipei, Taiwan, October 26-28, 2010.
  27. Ming-Sen Hu, Chia-Rei Tao and Ping-Long Ma,    Atmosphere Circulation and Cold Front Hydraulic Experiment System,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PS/GNSS, Taipei, Taiwan, October 26-28, 2010.
  28. Ming-Sen Hu, Wei-Guo Song, Tang-Zheng Chen and Yi-Si Li, Development of high altitude and long endurance UAV at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n-site,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ing Techniques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 Kaohsiung, Fooyin University, Taiwan, September 21, 2010.
  29. Ming-Sen Hu and Chia-Rei Tao, Hydraulic Front Simulated Experiment System, ISFV14 -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w Visualization, June 21-24, 2010, EXCO Daegu, Korea.
  30. 胡明森,體適能仰臥起坐多人同步自動監測系統研發,2010第十八屆全國自動化科技研討會,99年6月25-26日,中原大學。
  31. 胡明森,多人同步仰臥起坐測系統,2009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第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論文集,98年10月26日,第A24-A27頁。
  32. M. S. Hu and M. C. Che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Control Systems with Multiple Modes and Multiple Channels, PSFVIP-7: The 7th 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w Visualiza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Kaohsiung, Taiwan, Nov, 2009, 23B-3.
  33. 胡明森、宋偉國、施純祺、李文博、張炯鍇、王昭富、李志祥,氣象觀測水工實驗系統,98年度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作品集,98年6月26~28日,第1098~1106頁。
  34. 胡明森、簡欣詠,自動量測技術應用於油槽傾斜角變化之液位校正研究,2009資通技術管理與應用研討會,98年6月12日,第A3.6-1~A3.6-8頁。
  35. 胡明森,仰臥起坐自動監測系統,2008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第四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論文集,97年11月29日,第A24-A27頁。
  36. 胡明森、簡琳又、呂昇鴻、傅惠志、蘇重熙、李國瑞,精密材料製程應用之自動化高壓均壓機,97年工具機產業設備系統設專題實作競賽成果報告, 97年11月14日,第54-67頁。
  37. 胡明森、陶家瑞、李淑齡,鋒面水工實驗與飛航安全之研究,第三屆航空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 97年5月23日,第31-51頁。
  38. 胡明森、施頌恩、林彥佑、謝孟樺、陳昭慶、陳怡潔,精密傾斜式儲槽液位校正及質量計算系統,97年製程監測系統整合學生專題實作競賽成果報告書, 97年10月15日,第54-67頁。
  39. 胡明森、簡欣詠、鄭伯樂,精密材料製程應用之自動化高壓均壓系統研發,2008年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 97年5月23-25日,第D03-1~D03-9頁。
  40. 胡明森、簡欣詠、陳美智,臥式傾斜槽自動液位校正及質量計算系統研發,2008中華民國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97年6月6-7日,第242-247頁。
  41. M. S. Hu, M. C. Chen and S. Y. Jian, The Development of Real-Time Shoo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Image Searching and Tracking,2008 The 16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Technology,Jun 27-28, 2008.
  42. 胡明森,無線影像搜索追蹤射擊控制系統,2007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作品專刊,96年10月27日,第221- 226頁。
  43. 胡明森、陶家瑞,鋒面水工實驗系統,2007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作品專刊,96年10月27日,第83-88頁。
  44. 胡明森、陶家瑞,彩色影像處理在自動化射擊控制系統之應用,2007通資電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第55-68頁,96年5月27日。
  45. 胡明森、鄭博仁、林正偉、江志榮、孫國裕(2006),影像自動追蹤射擊控制系統,技專校院國際科技藝能大賽2006第二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作品專刊,pp. 142-147,95年10月28日。
  46. M. S. Hu, B. R. Cheng and J. R. Jang, Image Automatic Tracking Shooting Control System, 2006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Oct. 2006, pp. 107-112.
  47. M. S. Hu, Y. Tzeng, B. F. Chen and S. T. Che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rared Ray Automatic Tracking Shooting Control System,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2006, Jun. 2006, pp. 396-402.
  48. M. S. Hu, C. S. Yang and M. C. Che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ized Diagnosis Acessment System in Chinese Evaluation,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Jul. 2005, pp.132-161.
  49. 胡明森,2005,無人飛行載具之通訊與偵測應用次系統之研究,2005第十三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九十四年五月十七日。
  50. M. S. Hu,The Research of UAV Applied in Communication and Detection Project, 2004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s and Developments, Oct. 2004, pp.125-139.
  51. 胡明森、池慶龍、郭逸平、蔡進,2003,以無人飛行載具為基礎的教學實驗平台之研究,2003航空電子科技與應用研討會,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
  52. 胡明森、陳美智,2002,應用電腦化S-P圖表分析工具進行專科英文之教學評量,第十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九十一年六月七日。

  

(四)技術報告

  1. 胡明森,超音速震波在管路阻塞清除用水錘產生器之應用,國防部111年小型軍品研發案成果報告,2022年12月20日。
  2. 胡明森,超音速震波驅動式發電系統之設計開發,科技部109年第二期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22年1月30日。
  3. 胡明森,超音速震波開關裝置設計與監測系統研發,國防部110年小型軍品研發案成果報告,2021年12月24日。
  4. 胡明森,機動即時空汙指標與危險係數自動監測警示系統研發,國防部109年小型軍品研發案成果報告,2020年12月25日。
  5. 胡明森,高精密度之自動化安全閥測試與報告產生系統設計開發, 科技部鼓勵技專校院從事實務型研究計畫成果技術報告, 2020年10月(MOST 108-2637-E-344-001).胡明森,可自動調配之顆粒/板式觸媒還原效率監控系統,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技術報告, 2018年10月(MOST 106-2221-E-344-004).
  6. 胡明森,具俯仰角與傾斜角修正功能之船上油槽容積校正與報表產生系統研發,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技術報告, 2017年10月(MOST 105-2221-E-344-004).
  7. 胡明森,國軍輪型車輛自動變速箱電磁閥檢測系統研發,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技術報告, 2017年3月(MOST 105-2623-E-344-002-D).
  8. 胡明森、陶家瑞、宋偉國,機動野戰氣象情資蒐集分析系統研發,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技術報告, 2015年12月(MOST 104-2623-E-344-001-D).
  9. 胡明森、陶家瑞、黃國棟、廖家德,大氣折射水工觀測系統研發與應用, 國防部104年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官)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技術報告, 2014年12月.
  10. 胡明森、劉正倫、陶家瑞、羅國誠、曾神世,航空儀表真空烤箱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103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4年11月28日。
  11. 胡明森、李國祥、陶家瑞、宋偉國、羅國誠,霧化氣泡式颱風水工觀測之研發與應用,101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2年11月26日。
  12. 馬耀福佑、胡明森,視覺精準度與空間平衡感測數位訊號相關性分析,99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0年12月16日。
  13. 馬耀福佑、張延廷、胡明森,發展飛行目標動態視覺精準度測試評估程式介面-戰機飛行員抗G力訓練應用,98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9年11月17日。
  14. 張延廷、張銘康、胡明森、吳嘉龍、曾仁杰,探究符合空軍技勤軍官培育之軍事教育學制,97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年12月28日。
  15. 胡明森、陳美智,應用任之診斷評量技術提升軍校英數類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航技學院為例,97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年12月28日。
  16. 胡明森、孫承正、李淑齡,二技學生數學基本素質評量分析,97年空軍專題統計分析報告,2008年7月15日。
  17. 胡明森、簡欣詠、李德光、蘇榮華,2007,精密傾斜式儲槽自動液位校正及質量計算系統,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622-E- 344-001-CC3,2007年7月28日。
  18. 胡明森、簡欣詠,2006,自動化高壓均壓設備系統研發,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區產業合作計畫成果報告,2006年9月30日。
  19. 胡明森、簡欣詠,2006,精密材料科學應用之高壓均壓設備系統改善與開發,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4-2622-E- 344-001-CC3,2006年7月28日。
  20. 胡明森、陳美智、楊宗錫,2004,認知診斷評量技術應用於國軍基礎院校教學評量之研究,國防部人力司學術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4年12月30日。
  21. 胡明森、池慶龍、郭逸平、蔡進,2004,教育部補助國防部軍事院校提昇教育品質及研究環境整合型計畫「無人飛行載具研發與應用」第二期之子計畫「以無人飛行載具為基礎的教學實驗平台之研究」期末報告,2004年11月25日。
  22. 胡明森、池慶龍、郭逸平、蔡進,2003,教育部補助國防部軍事院校提昇教育品質及研究環境整合型計畫「無人飛行載具研發與應用」第一期之子計畫「以無人飛行載具為基礎的教學實驗平台之研究」期末報告,2003年11月28日。
  23. 胡明森、簡欣詠、賴銘淮,2004,多用途之電腦化土壤力學測試儀,國科會應用先期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626-E-344- 001,2004年10月30日。
  24. 胡明森、簡欣詠,2003,應用於測試用工具機械之條件曲線追蹤的控制模式,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622-E- 344-001-CC3,2003年8月28日。
  25. 胡明森、陳美智,2002,精進軍校教學評量之研究--以英文科教學評量為例,國防部人力司學術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2年10月30日。

  1. IPMA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D級專案副理證照,證照編號:TPMA-2009-D00760。
  2. IPMA國際專案管理學會 D級專案副理講座證照,證照編號:TPMA-2009-D0052。
  3. Parallax Certified Professional (PCP) Arduino嵌入式國際證照,NO. 17B0414,19 JUL 2018。
  4. Parallax Certified Professional (PCP) for Python嵌入式國際證照,NO. 19C0104,27 AUG 2019。

  1. 研發作品「複合式綠能高壓空氣應用能源系統」榮獲2021年8月11-13日舉行之「2021美國AII達文西發明展」金牌。
  2. 研發作品「超音速震波開關裝置」榮獲2019年9月26-28日舉行之「2019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銅牌。
  3. 研發作品「A Mobile Weath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榮獲「2019年賽普勒斯國際發明展」金牌。
  4. 發表學術論文「The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Control and IOT Technology in the Automatic Light-Chasing Vehicles」榮獲2019 IEEE Eurasia Conference on IOT,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IEEE ECICE 2019)最佳研討會論文獎(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5. 研發作品「Univers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olenoid Inspecting Method」榮獲2018年11月8日舉行之「2018年第九屆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2018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Competition)之銀牌獎(Silver Medal)。
  6. 發表學術論文「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Aircraft Instrument Dehumidification Control System」榮獲IEEE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EEE ICAM 2018)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7. 當選107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1070023954號。
  8. 當選104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1040015787號。
  9. 當選101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1010012316號。
  10. 當選97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0970011664號。
  11. 當選96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0960013336號。
  12. 當選94年國防部優良教師,選道字第940012802號。
  13. 當選92年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優良教師,(92)空勤字第09300號。
  14. 當選86年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優良教師,(86)週策字第三六七一號。
  15. 榮獲中華民國電機工程學會青年論文獎第二名。
  16. 獲選斐陶斐榮譽會員。

 

專題競賽:

  1.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超音速震波管路阻塞清除裝置」榮獲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22年二技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2.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影像處理在天觀機能見度判別之應用」榮獲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22年二專專題製作競賽第三名。
  3.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超音速震波管路阻塞清除裝置」榮獲2022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機械與自動化組」最佳創新獎。
  4.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營區環境監測插旗控制系統」榮獲2022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資訊與電子組」第三名。
  5.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參加「2021飆機器人全國智能創新應用大賽」,榮獲「飆風戰士AI玩命關頭」項目大專組金牌1件、銅牌1件及佳作2件。
  6.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Microbit氣象天觀機量測與應用」榮獲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21年二技專題製作競賽第二名。
  7.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2019飆機器人全國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循跡競速組金牌、銀牌及銅牌各一件。
  8.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2019飆機器人全國智能創新應用大賽」遙控競速組銀牌。
  9.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2019亞洲智慧型機器人大賽」自走車拐彎抹角組佳作獎三件。
  10.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空軍航空技術學院106學年專題製作競賽佳作。
  11.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綠能屋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榮獲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二技102年班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12.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具太陽能追日功能之綠能屋自動監控系統」榮獲2012全國電子設計創意競賽大專組第二名。
  13.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智慧型綠能屋自動監控系統」榮獲教育部2011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第七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佳作。
  14.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綠能屋自動化監測與控制研究」榮獲教育部100年東華盃太陽光電創意應用競賽銅牌獎。
  15.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氣象觀測水工實驗系統」榮獲萬潤2009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第二名)。
  16.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2009第五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第四名。
  17.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氣象觀測水工實驗系統」榮獲教育部98年度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18.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精密材料製程應用之自動化高壓均壓機」榮獲教育部97年度工具機產業設備系統設計專題實作競賽佳作。
  19.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2008第四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第四名。
  20.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榮獲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技藝競賽2007第三屆數位訊號處理創思設計競賽佳作。
  21. 指導學生專題作品「影像搜索追蹤射控系統」榮獲教育部95年系統工程專題實作競賽優等獎。

  1. 科技部111年能源科技專題計畫「高壓震波雙循環驅動發電系統設計研發(MOST 111-2221-E-344-001)」,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111年8月1日至112年7月31日,補助金額86萬元。
  2.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111年軍品研發計畫「超音速震波在管路阻塞清除用水錘產生器之應用」,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11/1/1至111/12/31,補助經費:47萬9000元。
  3. 科技部109年第二期產學合作計畫「超音速震波驅動式發電系統之設計開發(MOST 109-2622-E-344-001)」,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109年11月1日至110年10月31日,補助金額81萬元。
  4.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110年軍品研發計畫「超音速震波開關裝置設計與監測系統研發」,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10/1/1至110/12/31,補助經費:45萬6000元。
  5. 科技部108年鼓勵技專校院從事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高精密度之自動化安全閥測試與報告產生系統設計開發(MOST 108-2637-E-344-001)」,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108年8月1日至109年7月31日,補助金額60.5萬元。
  6.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109年軍品研發計畫「機動即時空汙指標與危險係數自動監測警示系統研發」,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9/1/1至109/12/31,補助經費:44萬9000元。
  7. 科技部108年專題研究計畫「高精密度之自動化安全閥測試與報告產生系統設計開發」,(MOST 108-2637-E-344-001),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8/8/1至109/7/31,補助經費:60萬5000元。
  8. 科技部107年專題研究計畫「基於生成對抗模型控制器的微衛星故障估測與容錯控制研究」,(MOST 107-2221-E-344-002),擔任共同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7/8/1至108/7/31,補助經費:70萬5000元。
  9. 國防部106年補助軍事校院教師(官)學術研究計畫「微衛星於基推力受限時故障偵測與容錯控制」,擔任共同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6/1/1至106/12/31,補助經費:11萬2480元。
  10. 教育部106年區域產學合作中心教師研發技術商品化計畫「自動變速箱電磁閥異常檢測系統技術商品化」,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6/6/1至106/12/31,補助經費:8萬元。
  11. 科技部106年專題研究計畫「可自動調配之顆粒/板式觸媒還原效率監控系統」,(MOST 106-2221-E-344-004),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6/8/1至107/7/31,補助經費:43萬2000元。
  12. 教育部105年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優秀創新作品商品化計畫「大氣折射水工觀測系統技術商品化」,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5/6/1至105/12/31,補助經費:4萬元。
  13. 教育部105年區域產學合作中心教師研發技術商品化計畫「多模多通道泛用控制系統技術商品化」,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5/6/1至105/12/31,補助經費:7萬元。
  14. 科技部105年專題研究計畫「具俯仰角與傾斜角修正功能之船上油槽容積校正與報表產生系統研發」(MOST 105-2221-E-344-004),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5/8/1至106/7/31,補助經費:46萬3000元。
  15. 科技部105年國防科技學術合作研究計畫「國軍輪型車輛自動變速箱電磁閥檢測系統研發」(MOST 105-2623-E-344-002-D),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限為105/1/1至106/3/31,補助經費:93萬9000元。
  16. 科技部104年國防科技學術研究案「機動野戰氣象情資蒐集分析系統研發」,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586,000元,執行期間:104年1月1日至104年12月31日。
  17. 103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航空儀表真空烤箱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90,000元,執行期間自103年1月1日至103年12月31日。
  18. 101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霧化氣泡式颱風水工觀測之研發與應用」,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275,000元,執行期間自101年1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
  19. 101年教育部補助「立體環境即時監測」聯合技術發展中心研究計畫(三),擔任共同主持人,補助金額900,000元,執行期間自101年1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
  20. 100年教育部補助「立體環境即時監測」聯合技術發展中心研究計畫(二),擔任共同主持人,補助金額1,000,000元,執行期間自100年1月1日至101年1月31日。
  21. 99年教育部補助「立體環境即時監測」聯合技術發展中心研究計畫(一),擔任共同主持人,補助金額1,000,000元,執行期間自99年1月1日至100年3月31日。
  22. 99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視覺精準度與空間平衡感測數位訊號相關性分析」,擔任協同主持人,補助金額82,465元,執行期間自99年1月1日99年12月31日
  23. 98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發展飛行目標動態視覺精準度測試評估程式介面-戰機飛行員抗G力訓練應用」,擔任協同主持人,補助金額148,000元,執行期間自98年1月1日98年12月31日
  24. 97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探究符合空軍技勤軍官培育之軍事教育學制』,擔任協同主持人,補助金額188,000元,執行期間自97年1月1日97年12月31日
  25. 97年國防部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畫『應用任之診斷評量技術提升軍校英數類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航技學院為例』,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98,000元,執行期間自97年1月1日97年12月31日
  26. 97年空軍專題統計分析研究計畫『二技學生數學基本素質評量分析』,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間自97年1月1日97年7月31日
  27. 95年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精密傾斜式儲槽自動液位校正及質量計算系統』,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537,000元,執行期間自95年5月1日96年4月30日
  28. 94年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區產業合作計畫『自動化高壓均壓設備系統研發』,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745,000元,執行期間自94年7月1日95年6月30日
  29. 94年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精密材料科學應用之高壓均壓設備系統改善與開發』,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466,000元,執行期間自94年6月1日95年5月31日
  30. 國防部人力司學術研究計畫『認知診斷評量技術應用於國軍基礎院校教學評量之研究』,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133,000元,執行期間自93年1月15日93年12月15日
  31. 教育部補助國防部軍事院校提昇教育品質及研究環境整合型計畫『無人飛行載具研發與應用』第二期之子計畫『以無人飛行載具為基礎的教學實驗平台之研究』,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1,174,000元,執行期間自92年12月1日93年11月30日
  32. 92年國科會補助技職校院發展應用性先期研究計畫『多用途之電腦化土壤力學測試儀』,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479,500元,執行期間自92年8月1日93年7月31日
  33. 教育部補助國防部軍事院校提昇教育品質及研究環境整合型計畫『無人飛行載具研發與應用』第一期之子計畫『以無人飛行載具為基礎的教學實驗平台之研究』,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1,670,000元,執行期間自91年12月1日92年11月30日
  34. 國防部人力司學術研究計畫『精進軍校教學評量之研究--以英文科教學評量為例』,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134,400元,執行期間自91年6月1日91年10月31日
  35. 91年國科會補助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應用於工具機械之條件曲線追蹤的控制模式』,擔任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540,600元,執行期間自91年6月1日92年5月31日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