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玉萍
  • 職稱:助理教授
  • 電話: (07)6254141#978172
  • 電子郵件:linupin@yahoo.com.tw
  •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

  • 經歷:
    1.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第三所雇員,1984.07~1986.07
    2.私立屏東大仁藥專兼任教師, 1995.09~1996.03  
    3.私立高苑專科學校兼任教師, 1996.03~1996.07
  • 教授課程:
    二技中國現代史(Modern Chinese History (Ⅰ))
    二專中國現代史(Modern Chinese History (Ⅱ))
    航空歷史與人物(Aviatiaon History) 、科技與社會(STS)
    臺灣產業發展史(History of Taiwanese Industry)
  • 專長:
    中國近現代史(Modern Chinese History)

    軍事社會史 (Minitary Socioty History)

    臺灣航空工業史

    中華民國空軍史(Air Force History in R.O.C.)

     

    其他:

    1. 審查人,《眷戀—憲兵與軍情局眷村》(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08)

    2. 審查人,《眷村憶往—藝文集》(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12)

    3. 審查人,《虎賁鷹揚—空軍高階將領訪問紀錄》(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11)

    4. 審查人,《趙知遠上將訪問紀錄》(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10)

    5. 展示文案校稿人,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委託計畫,(2012.06)。

    6. 「青年參與校園文化資產網絡計畫」青年培訓課程講師,(2013.7.28)。

    7. 兼任研究員,桃園航空科學館委託「整體發展研究計畫」,(2013.11)。

    8. 編年史撰稿人,臺北棒球博物館委託計畫,(2014.03)。

    9. 國論文審查人,國史館《臺灣文獻季刊》(2014.3)。

    10. 編審人,民視新聞台「台灣演義」第451集<百年空軍傳奇>,(2015.8)。

    11.審查人,《臺灣全志:卷六 國防志軍事後勤與裝備篇》(台北市:國防部編印室,2015.10.11)

    12. 演講者,講題:「以戰爭之名:台灣航空工業的出現與早期發展」,中山科學研究院航太所主辦,2018.10.17。

    13. 演講者,講題:「談日本海軍第61航空工廠」,岡山眷村文化協會主辦,2020.11.28。

    14. 與談人,主題:「國軍空戰英雄與日本航空廠工員的時代對話」,岡山眷村文化協會主辦,2020.12.26。

林玉萍

國內期刊論文:
1. 林玉萍,〈西方近世的工匠與科學家〉《歷史月刊》第98期(1996年3月)。

2. 林玉萍,〈談戰後美國軍援與我國軍機的發展〉《空軍學術月刊》第493期(1997年12月)。

3. 林玉萍,〈航空器的發展與交通革命〉《歷史月刊》第144期(2000年1 月)。

4. 林玉萍,〈戰後台灣軍機維修技術的演進及其討論--以非破壞檢驗技術 NDI為案例〉《航空技術學校學報》2:1,(岡山:空軍航空技術學校印 行,2000年8月)。

5. 林玉萍,〈80年代空軍後勤技術單位的生存發展問題--從CTS小組被 裁撤談起〉《空軍學術月刊》第537期(2001年8月)。

6. 林玉萍,〈從學校到職場的性別區隔--以台灣航太教育與產業為例〉《科技博物》5:5,2001年9月。

7. 林玉萍,〈英國沒落史觀的反思--大衛•艾喬頓的航空史研究〉《當代》第176 期(2002年4月)。

8. 林玉萍,〈培育台灣航空技勤人員的一畝田—鳥瞰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航太工業通訊季刊》第58期(2005年8月)。

9. 林玉萍,〈另一種族譜--「正氣新村」村史撰寫紀實〉《高雄文獻》第24期 (2005年12月)。

10.林玉萍,〈行旅半生在航空---談錢昌祚將軍與早期中國空軍及航空工業的發展〉《航 空技術學院學報》7:1,(岡山:空軍航空技術學校印行,2008年8月)。

11.林玉萍,〈誰是英雄?:紀念「空軍機械學校」、「空軍通信學校」遷台復校的那些人、那些事〉《航空技術學院學報》11:1,2012.08。

12.林玉萍,〈當代軍事史研究在檔案申請上之困境與突破〉《檔案季刊》12:2,2013.06。

13. 林玉萍,〈空軍軍官在成大:談「科學軍官進修班」的成立與發展〉《臺灣的天空:2013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發行,2014.12)。

14 林玉萍,〈從捐贈「歷史天氣圖」論軍方/民間博物館的交流合作〉《科技博物》20:3,2016.09。

15. 林玉萍,<1950年代空軍人才流動之研究:教育部分〉《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26期,2021.12。

16. 林玉萍,<淺談國軍聘用及雇用人員效益---以早期空軍單位裡的女性聘雇人員為例〉《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86期,2022.02。

17. 林玉萍,<岡山街的巨輪: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工廠〉《臺灣文獻》73:1,2022.03。


研討會論文:
1. 林玉萍,〈兩漢時期漢醫與方士醫的比較研究〉,《海峽兩岸道教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壁報論文,1994年5月)。

2. 林玉萍,〈戰爭與航空--台灣戰後航空事業發展初探(1949-1979)〉,《臺 灣科技史研究與博物館蒐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1999年3月)。

3. 林玉萍,〈國防自主運動與成大「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的成立〉成功的道路-第一屆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2001年11月)。

4. 林玉萍,〈論美軍在臺灣航空工業中的角色(1950年~1979年)〉「戰後中華民 國軍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華軍史學會,2008年8月)。

5. 林玉萍,〈軍隊遷臺後,部隊史/軍校校史與建軍之研究〉「中華軍事史學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華軍事史學會),2013.10.09。

6. 林玉萍、郭美芳,〈空軍軍官在成大:談「科學軍官進修班」的成立與發展〉「臺灣的天空:2013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成功大學博物館合辦,2013.10.18)。

7.林玉萍,<八大槌─談中華民國空軍MTD小組裡的士官長種子教官>「慶祝建校80週年暨併校20週年第四屆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6.03.04)。

8.林玉萍,<共同的校史:戰後成功大學與空軍院校的互動(1950年代-1990年代)「2016 大學博物館國際研討會」(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2016年11月8 - 10日)。

9. 林玉萍,〈淺談空軍「航空教育館」與「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航太廳的教育功能〉「2018第7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6屆航空與社會聯合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8年04月24日)。

10. 林玉萍,〈我在大漠:一位空軍飛機修護員的觀點記錄〉「2019第9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8屆航空與社會聯合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9年06月06日)。

11.林玉萍,<抗戰時期中國空軍的發展〉「2020第10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暨第8屆航空與社會聯合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20年04月24日)。


專書:
1. 林玉萍著,《臺灣航空工業史:戰爭羽翼下的1935年~1979年》(台北市:新銳文創 / 秀威代理,2011年1月)。

2.林玉萍主編,《75風華:空軍航空技術學院75年校慶特刊》(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1年3月)。

3.林玉萍主編,《臺灣的天空:2013航空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發行,2014.12)。

4.林玉萍主編,《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簡介特刊》(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5年3月)。

5.林玉萍執行編輯,《80印記:空軍航空技術學院8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16年3月16日)。

6.林玉萍總編輯,《空軍的背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85週年校慶特刊》(高雄市:空軍航空技術學院,2021年3月16日)。

7.林玉萍、陳信安研究。邱睦容著,《轟鳴未曾遠去:從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到岡山醒村》(共同出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蔚藍文化,2022年11月)。

1.  96 年度空軍楷模乙二獎章

2.  100年度空軍懋績乙種二等獎章

3.  100年度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優良教師

4.  102年度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優良教師

1. 林玉萍,計畫主持人,〈台灣地區織襪機發展歷史之研究〉,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委託研究計畫,期限:1996.11~1997.2。

2. 林玉萍,共同撰稿人,〈我國航太工業發展沿革〉《2000航太公會年鑑》第四章,2000年1月。

3. 林玉萍,研究員,《2003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計劃成果報告》,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台中:文化建設委員會台中辦公室,2004.01 實際印刷)。

4. 林玉萍,協同研究,《軍事院校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以士官班隊「軍事倫理學」課程為例》,國防部98年度「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劃。

5. 林玉萍,協同研究,《軍事院校通識教育成效之研究》,國防部99年度「補助軍事院校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計劃。

6. 林玉萍,計畫主持人,<沒有砲火的榮耀---戰後初期在臺空軍與民間大學知識移轉之研究>(101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101-2410--H-344-001,期限:2012.08.01~2013.07.31。

7.協同主持人,「原日本海軍高雄警備府(左營海軍鎮海樓)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委託單位:高雄市文化局,研究團隊: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計畫期限:2020.03.08-2020.10.02.

8. 協同主持人,「哈瑪星及周邊整體環境軍事遺址調查研究」專案計畫,委託單位:高雄市文化局,研究團隊: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計畫期限:2020.05.08-2021.02.02.

9. 計畫主持人,「未竟之業:中科院與臺灣的核彈研究始末」,委託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所,研究團隊: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計畫期限:2021.08.01-2021.12.06.

10. 計畫主持人,「臺灣觀點下的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研究計畫」,委託單位:高雄市文化局,計畫期限:2021.08.01-2022.05.。

  • 回上頁